查看原文
其他

“1839摄影奖”还是摄影奖吗?

吴毅强 沉思的肉 2022-05-22

《鱼上山》|第二届1839摄影奖大奖作品 余乐晴




“1839摄影奖”还是摄影奖吗?


 | 吴毅强



海杰兄问我有没有兴趣给“1839摄影奖”写个观察稿,并发来了全部获奖作品。(附上“1839摄影奖”获奖作品链接

“1839摄奖”今年是第二届了,还记得去年刚发起时,在朋友圈看到“1839”这个数字,觉得还是很新鲜的。2019年是摄影史意义上的摄影术发明180年整,学术圈还有过一些纪念性的研究和讨论,但以这一年来命名一个创作上的奖项,似乎没有先例,即便放大到整个艺术圈,也不见有以年份来命名一个奖项的。很有创意!

可惜的是,第一届虽然一开张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最后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线下展览。作为观众,只是通过网络浏览支离破碎的照片和信息,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透的理解。

所以,在我的印象中,似乎这个奖项更多地是在制造一个话题,传播一个事件,而非具体的摄影作品。要不是在去年连州摄影节上看到最终获大奖的作品个展,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象,我对它的记忆就真的很模糊了。

“在云端”是我对“1839摄影奖”的第一印象。海杰问我能不能写点什么的时候,我有点懵,当时只能说先看看作品。回头一想,这个摄影奖是纯民间奖项,评委们和工作团队都不拿报酬,挺不容易的。所以,还是要认真看看,尽量找找问题。



接下来是有点痛苦的。七个多G的作品压缩包光下载就花了半天,紧接着又屏气凝神,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把作品大致看了一遍。期间,起身喝茶、极目远眺、闭目养神、吃桔子和百香果各种折腾……我不知道评委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第一届初评评委陈华吐槽海选作品时的痛苦:“影像前所未有的爆裂,也前所未有的令人绝望。”我看完亦有同感,不过好在还没绝望,缓了一天,第三天就好多了。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越来越影像化的世界。这不是说,摄影和影像越来越成为我们跟这个世界沟通的工具,它早就是了。而是说,影像就是世界。现在两岁小孩都可以拿着手机划拉半天,因为对他来说,手机里的图像就是世界。

之所以感觉看这一届的作品不轻松,原因很简单,就是视频类作品的比重太大了。一个大奖和十个优秀奖,其中有七个是视频类作品,只有四个是纯图片摄影。顺着看下来,几乎以为自己在看实验电影节或者影像节。看的同时还要不停地再去翻阅文字说明,试图去理解这些看上去有些晦涩难懂的影像作品。到最后看20位提名奖时,才稍稍找回看摄影的感觉。

我对动态影像作品倒没什么偏见。事实上,回顾历史,相比摄影,电影的出现虽然晚了半个多世纪,但从技术属性上来说,两者几乎同根同源。电影可以看作是加入了时间维度的静态摄影,或者说是一种连续播放的摄影。在早期电影和现代主义时期的摄影实践中,大量前卫艺术在二者之间来回探索,互相参考借鉴,大大丰富了影像语言的表现形式。

今天的艺术家们创作是完全自由的,不应受媒介限制,尤其是经历现代主义艺术阶段之后,媒介更加不成为问题。我甚至经常怂恿图片摄影师们,不要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拍照的,不妨去尝试一下纪录片的形式。因为很多时候,图片摄影在叙事性上有它的局限性,摄影师也应当具有跨媒介的视野。



但回到奖项上来,我觉得这依然是一个问题。

“1839摄影奖”,从名字上来看,出发点是对摄影的致敬,否则完全可以叫影像奖或者电影奖,或者干脆取消媒介定语,直接冠以艺术奖,这样包容性会更大。比如英国泰特美术馆设立的著名的“透纳奖”(著名摄影师提尔曼斯曾获得2000年特纳奖),就完全向所有艺术门类开放。

奖项发起人董钧说,奖项的初衷是“既回溯摄影的本体属性,也强调以跨媒介的开放姿态对其延展。”这是一种比较平衡的折中策略。这个定位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摄影和电影(录像艺术)两种不同形式所带来的巨大审美差异上。说白了,非要在这些形式之间评出高下优劣,太难了。

尽管摄影和电影有着天生的近亲关系。但是从语言上来说,两者还是有着显著的差别。摄影最大的优势还不是它的记录性和叙事性,而是它瞬间的整全性,或者叫瞬间的永恒性。它是在一瞬间让所有对象同时在场,一镜显现,不需要时间的绵延和跌宕。

摄影的这个特性看着简单,但非常符合长久以来,人类心灵对永恒性的追求和渴望。可以说是“瞬间即出,心灵即达”。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照片能持久地震撼人心的原因。陈华感慨现在的照片都不打动人了,大概就是他找不到那种能一击命中他心灵的瞬间了,这难免让人失落!



所以,既然设立了奖项,并且冠之以摄影奖,那便应当有规则,甚至要有一定标准,比如以摄影的这种瞬间的整全性和永恒性为参照,或者以对媒介本体探索程度为参照,又或者以对某个议题讨论的深入程度为参照。否则如何在静态摄影和动态影像之间做出区分呢?

目前奖项已经揭晓,我认为不太合理。大奖为动态影像作品,10名优秀奖有6席为动态影像或者影像装置作品,如果不是评委们受自己身份影响有所侧重的话,那就只能解释为好的静态摄影太少了,不得已把动态视频补上来。

好的静态摄影太少了,这一点我们都有同感,每年这么多摄影节展览和奖项连续地收割,就算是天才也没有那么快的成长周期,可以不断地产出优秀作品。

但我们可以问的是,好的动态影像作品就很多吗?

我个人很喜欢黄嘉慧的《治愈我》,余乐晴的《鱼上山》也挺有味道。但我还是觉得不应该把影像类获奖比例拉得如此之高,把以摄影冠名的奖项大奖颁给影像类作品,这是有问题的。图片摄影里像陈露的《村里阿露》、孙翠霞的《沈女士》我觉得也不错,大奖给他们也不冤枉。当然,就像前面说的,这么评也没问题,除非把奖项名字调整一下,比如影像奖或者艺术奖,都可以。

整个获奖名单看下来,动态影像类作品完全碾压静态摄影。这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拍视频、搞装置,似乎天然地就占据了优势,这跟目前中国艺术界里面摄影的地位非常相似,总是低人一等,哪怕你拼尽全力,依然难入当代艺术的殿堂。当然,这个原因很复杂,还跟摄影本身有着非艺术的一面有关,这里不展开说了。


总之,以“1839”来命名一个摄影奖,非常有想法,也很有意义。它为年轻摄影师尤其是院校摄影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度来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也正因为如此,大家对它才会有更高的要求,我的观点有两个。

第一,摄影奖还是应该以鼓励静态摄影为主,否则有些名不副实。马修巴尼再厉害,你也不会给他颁一个摄影奖;

第二,可以不受媒介限制,以影像的大概念来包容所有静态和动态乃至装置作品。但这不意味着动态影像具有天然的优先性。这次评奖是动态对静态的压倒性碾压,从作品来看,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需要平等的对话,而不是因为我是动态作品,你是静态作品,我样子比较唬人,所以可以凭借技术难度门槛和两个圈子的信息不对称对你进行降维打击,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祝“1839摄影奖”越办越好!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